对尼尔森岗位的理解,剖析,展望
算法研发和数据科学家的区别
从第一次电话沟通来看,我是这么理解算法研发和数据科学家的区别。算法工程师,更多的是实现某个算法,提高某个算法的效率,准确率。而数据科学家更多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他需要使用多个算法,各种分析工具,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支持业务或决策需求。
尼尔森主要做市场分析工作,它更多是帮助企业决策,搞清企业碰到问题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运营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最大化。它帮助企业洞悉市场,让市场这个黑盒子变成白盒子,这样企业决策的时候,可以跟着市场需求的变换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如果我们能洞悉市场的变化趋势,甚至能预测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企业决策带来超前部署所需要的信息,给企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战略情报。
过去的算法工作
过去的算法工作。目标往往是公司领导确定的,比如提高CTR,提高转化率。然后所有的算法,模型,字段的选择,都想方设法提高这个目标。当然推荐算法很多情况下都是严重依赖业务的,因为推荐算法往往是信息缺失的情况下要做一个目标最大化的推荐,所以要对业务也非常熟悉,了解。这样才能提高数据的质量,选取有用的统计指标,优化提升公司的业绩。所以经常需要对信息各种统计分析。
对数学科学家岗位展望
实践一些新的方法论,探索一些新的维度信息。通过这些新的模型,方法和新的维度数据,更好的提高对市场的理解,和对市场方向的把握,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决策信息。数据科学家需要丰富的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多个维度透视市场,给出有深度的洞见。
对市场的认知依赖哪些信息?
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政策严重的影响社会的财富分配,产业发展方向。比如最近对教培行业打击,对游戏行业的未成年限制,对制造业的支持,对垄断企业的打击,对小企业的支持,以及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些都影响了很多产业的发展,很多人的工作,和很多行业的预期,以及财富的再次分配,和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
政府的政策又是什么决定的呢?政策往往是社会矛盾和人们的认知决定。比如我们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人们对生成资料掌握在极少数垄断资本集团手里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内卷,少部分人富可敌国,而大部分人忙忙碌碌仍旧活的不好。生产力这么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人们生活比古代还更累了呢?按我国的意识形态,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观念,那就是社会分配,生产资料占有出了问题。所以国家要强调国进民退,让国家资本代替少数垄断资本,更多强调公平,扭转的效率优先造成的马太效应。效率优先虽然一段时间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但市场竞争的马太效应,很多不公平的竞争形式的出现,把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成员手里,资本收入大于劳动所得,这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财富进一步集中,基尼指数进一步提高。造成了大部分人消费能力的不足,而少部分极其富裕的阶层,肯定消费不了整个社会生产的这么多普通消费品。生产的相对过剩,消费能力的不足,就像一场城市的倾盆大雨,雨下得很多,雨水排出去很慢,最后整个城市就都要覆灭。这样一头大,一头小的生成消费体系,最终只会让所有的生产体系动荡不安,没有人有安全感,最终社会财富化为乌有。
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决定了一个产品的最低价格。决定了这个产品是否能普及大众。生产力的水平往往又是和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状况决定的。而什么决定基础科学和技术水平呢?那就是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所以国家大力提倡技术学院的地位,解决中高端制造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
资金追踪高额利润
哪里有高额利润,资金就会流向哪里。资金的流向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趋势。高额利润是什么决定的呢?高额利润往往是垄断和信息的不对称决定的。当有公司发明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时,知识产权造成了它的产品和服务的垄断。而这种高额利润会极大的刺激资本的涌入。就像apple公司发明iphone之后,它的体验远远超过了现有的其他手机。它很多创新造成了它的专利以及它的市场垄断地位。随后,iphone类似的模仿者纷纷出现,最有名的就是android,winphone。很多资本流入了开放的android阵营,安卓手机也逐渐超越了iphone的市场份额,手机高利润慢慢消失了。创新的产品往往意味者信息的不对称,知识产权就最初的目的是保护创新,但由于它的保护时间较长,后面慢慢就成了垄断的工具,阻碍了新技术的普及。比如手机的形状,解锁的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创新的东西也沦为了专利。知识产权成了资本互相斗争的工具,或者扼杀新企业的工具。
不同用户的需求偏好
不同用户的偏好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经济条件不一样,由此造成生活方式的不一样,以及消费偏好的不一样。不同年龄的用户,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他们的人数也决定了社会生产的不同。每个人的精神需求,对时尚,对生活价值,社会地位等价值观的追求,也会变成种种商品和服务。如,对颜值,对美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美容手术需求,对子女成才的焦虑催生了大量的教育辅导需求,对生活安全感,养老,医疗等需求,对社会地位的追求,...
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造成的呢?除了人的天然欲望以外,更多的需求是安全感造成了。比如,人们对金钱贪婪的占有,背后往往是对生活安全感的缺失。工作稳定性的丧失增加了金钱的贪婪,各种生活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增加了医疗需求,子女忙于社会竞争,造成传统以儿防老观念的破碎,社会保障的不足,造成了社会的内卷,职场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子女教育的军备竞赛。这一切都是安全感的缺失。看上去很多人似乎很富有了,其实都没有安全感。很多人人过得似乎还不如一些宠物,活在焦虑之中。以前万元户就很富裕了,现在亿万富翁随时可能变成亿万负翁。社会财富变成了竞争工具,人与人就像军备竞赛的国家,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战斗,而不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如果只是满足人的衣食住行,可能每个人每天都不需要工作4小时以上。
社会和自然环境
社会和自然环境也严重影响用户的消费倾向。比如,新冠肺炎流行,极大刺激了数字经济和宅经济的发展。
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呢?现代社会,随着科学,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似乎有了控制整个自然界的感觉。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贪婪追求,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不断追求,虽然促进的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把所有人和事物都工具化了。一个人只是一个服务或商品或者工具,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可以索取的资源和商品。自由主义的市场观念,把个人的需求摆在了第一位。忘记了人是社会的产物,每个人都把社会当做实现个人的欲望的工具。社会的公平,社会的团结都被抛弃在一边。人与社会,更像是蚂蚁和蚁群的关系,一只蚂蚁脱离了蚁群就很难生存。而人类似乎感觉自己是自己的主宰和神,似乎觉得“一切成功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一切不成功都是不努力造就的”。忘记了,人性的内在相似性,成功和失败的环境依赖性。一艘航行在宇宙大海里的小船,如果船上的人都互相竞争第一而不是合作第一,那么这艘船的资源迟早沦为军备竞赛的产物。人的安全,健康,快乐等基本需求反而被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