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从图4—19可以看出

(4.75)

由于

故而

(4.76)

对于y1,根据ULR特性,在输入x<C-L时,输出为0。

对于y2,根据ULR特性,在输入x<C时,输出为0。

如果用y1—y2为输入,则有:

①x<C-L时,输出为0

②x<C时.输出为y1

③x<C+R时,输出为y1-y2

④xC+R时,有y1-y2<0,故输出为0。

很明显:可以得到(C-L),C',,(C+R)三点组成的三角形,对于上图4-18,如果令

则有

利用y1,y2可以实现三角隶属函数功能,只要修改参数R、L、C,则可以实现不同的三角隶属函数。
(3)第3层
这是前件运算层,执行最小运算Λ.这一层采用二层ULR神经网络形成。如图4-20所示。

图4-20 前件最小化运算

从图4-20中,可知其功能为:

f1=f(Ur1-Ur2-0)=f(Ur1-Ur2)

f2=f(Ur1-0)=f(Ur1)

Zr=f(-f1+f2-0)=f(-f1+f2)

下面分别分析三种不同的输人情况:

当有Ur1<Ur2

f1=f(Ur1-Ur2)=0

f2=f(Ur1)=Ur1

从而有

 Zr=f(-f1+f2)
    =f(0+Ur1)
    =Ur1

当有Ur1>Ur2

f1=f(Ur1-Ur2)=Ur1-Ur2

f2=f(Ur1)Ur1

 Zr=f(-f1+f2)
    =f(-Ur1+Ur2+Ur1)
    =Ur2

当有Ur1=Ur2时

f1=f(Ur1-Ur2)=0

f2=f(Ur1)=Ur1

Zr=f(-f1+f2)=f(Ur1)=Ur1

从上可知:图4—20的URL网络实现了最小化运算。

(4)第4层

这是后件运算层,它执行两种操作。一种是把前件最小化运算结果再对后件模糊量求最小运算;另一种操作是执行反模糊化。这两种操作那是由局部最大平均法LMOM(Local Mean-of-Maximum)反模糊化方法实现的。

LMOM方法可以用图4—21进行说明。

图4-21 LMOM法反模糊化

在图4—21中,a是三角形(C-L),A,(C+R)的底边的中点,故a的坐标为

当隶属度为1时,反模糊化的结果为C。
当隶属度为0时,反模糊化的结果为

当隶属度为Zr时,则有

反模糊化的结果为:(C-m)

      (4.77)

设后件三角隶属函数为r,前件最小化结果为Zr,则反模糊化结果用Ur-1(Zr)表示,有

     (4.78)

反模物化可采用下面图4—22的结构。

图4-22 反模糊化接点

在图中取

显然有

由于

故而

     (4.79)

(5)第5层

最后输出判决层。输出采用规则前件的最小隶属度为加权系数,对本规则的后件反模糊化结果进行加权,取加权平均值为最后判决结果F。

        (4.80)

3.ULR模糊控制器学

ULR模糊控制器中,需要学习要是含有隶属函数的第2,4两层。

在学习时,目标函数用Q表示,而隶属函数的参数用P表示,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目标函数Q达到最小。一般目标函数Q用输出的期望与实际误差来描述。

用梯度法对URL网络的第2,4层进行学习.就是按-aQ/aP方向修改参数P,即

(4.81)
由于Q有时较为复杂,在修改时要首先考虑aQ/aP,也可写作
(4.82)
在上式中.aQ/aF为了方便起见可以用下式求取
(4.83)

显然,这是可以直接求得的。

下面分别对第2,4层中隶属函数的学习进行说明

对于第4层的隶属函数学习,其算法如下:

由于第5层输出为F,并且

而第4层输出为Ur-1(Zr),并且

则有

    (4.84)

                  (4.85)

        (4.86)

         (4.87)

其中:Sj是第j条规则的语言变量,r是语言变量值。

显然.采用式(4.84)—(4.87),可求aF/aP。

对于第2层而言,如果要求aF/aP,则应考虑:

       (4.88)

其中:Uri是第2层的输出

由于

      (4.89)

其中:Ak是第k条规则的前件语言变量

其中:Ur-1(Zr)是Ur-1(Zr)的导数。

同时,根据式(4.75)、(4.76)则aUriaP很容易求取。

这样则对于第2层;aF/aP可以求出。

在式(4.82)中,由于aQ/aF,aF/aP都在第2,4层可以求出,故而能对这两层的隶属函数进行学习。一般aQ/aF不取实际值.只取其符号,即有:

最后有:

4.ULR模糊控制器对倒立摆的控制

对倒立摆的控制采用下列9条由条件语句组成的控制规则实现.如表4—2所示。

控    制

角度变化率Δθ

PO2 ZE2 NE2

角 度θ

PO1 PL PM ZE
ZE1 PS ZE NS
NE1 ZE NM NL

角度θ是倒立摆和平衡位置的夹角,它的范围取-12°—+12°。角度变化率Δθ的范围取每秒-12°,即-12°/S,到每秒+12°,即+12°/S。

倒立摆安装在一个小车上,为了使倒立摆能处于平衡状态,故而要对小车进行控制。

角度θ,角度变化率Δθ以及控制的模糊量都是取三角隶属函数,它们的参数分别如表4—3中所示。

表4-1 隶属函数

模糊量

C L R
PO1

ZE1

NE1

0.3

0.0

-0.3

0.3

0.3

5000

5000

0.3

0.3

PO2

ZE2

NE2

1.0

0.0

-1.0

1.0

1.0

5000

5000

1.0

1.0

PL

PM

PS

ZE

NS

NM

NL

20.0

10.0

5.0

0.0

-5.0

-10.0

-20.0

5.0

5.0

4.0

1.0

5.0

6.0

0.0

0.0

6.0

5.0

1.0

4.0

5.0

5.0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有角度和角度变化率,它们都归一化到[-1,1]区间。实际控制的结果如图4—23中所示。从图中可知,在执行了大约500步左右工作,则可以达到平衡状态,图中给出的是初始角度不同时的工作过程状态。

(a)

(b)

图4-23 倒立摆平衡仿真结果

上一页           回目录